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:::

回培力新住民資訊網首頁

出版品
:::

臺灣越南新住民共讀陳長慶金門小說

  • 回上一頁
  • 友善列印
字型大小:
  • 地點:離島
  • 發布日期:
  • 單位: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
  • 更新日期:2020/11/12
  • 點閱次數:368

【臺灣越南籍修女】

一、陳淑端:在困難處看見了光

  童年的我特別想聽故事,每當有人講故事時,不論是神話或是日常生活的小事情,總會迷住我。

  幸好我有一個會講故事的爺爺,常常講故事給我聽。他的生命經過戰爭、貧窮、坐牢、生病、生死離別、家人分散……,他的故事,讓我的想像力更豐富多彩,也讓我的生命獲得更多的體會。

  爺爺的故事裡,通常是人的悲慘遭遇與環境的惡劣,把人牢牢捆綁。但是我卻也看到故事裡的人們憑著真誠、堅韌,克服不完美的生活條件,活出他們生命之美的一面。

  這次剛好有機會閱讀陳長慶先生的作品,那些故事非常接近我童年所聽爺爺講的故事,它無意間喚醒了我的記憶。感謝陳先生的作品,使我回到童年甜美無憂無慮的生活。

  陳長慶在作品中,講故事的人用平靜與富有人情味的手法,把事情說得有味道很動人,更看到當年戰地人民所遭遇不公平的對待。通過作品讓我更懂得去愛這些辛苦的婦女們,和理解當時越南、金門、大陸、臺灣人這些小人物活在一個不安定的社會,他們是受壓迫的一群,但是他們以恩報恨,用著簡樸、真誠而堅強的生命去對待當時那些管轄他們的人。

  感謝這次成大陳益源教授邀請我參加陳長慶小說新書發表會,藉著這樣的機會和緣分,讓我大開眼界,因為接觸不同的文學人物和文學地區(金門),把我的眼光提升,看到不同的社會層次,與用不同的角度,去閱讀及欣賞不同領域的各種讀者所提出的看法。

  在發表會中,從不同社會層次的人:小學生、平民、老師、教授……的發表,對作品和作者都做了很大的推崇,讓我看到文學的美、善、藝,能把人心靈好的一面展露出來,讓文學更顯得既高雅又文靜,容易進入人的生命。

  每位發表者的眼光跟經歷不同帶來不同的思想、學問和修養,使我從中學到欣賞,對文學的期待與開放。通過大家的發表和綜合,我才明白出來一個道理:文學的廣、寬、高、深是要有人開路,要有人願意去把那些文學的路途拓得更廣寬,讓後面的人可以去延續與發揮。那文學便已經跨出邊界散布到全世界了。

  從這場別開生面的發表會,我看到舉辦人的用心、周到、體貼,每個層面都能全面顧及。把從不同地區國內外不同的人士,從國小學生到大學教授、家庭親子、家庭主婦……都被邀請來參加,這點就看到舉辦的成功,讓人覺得很溫馨。這個舉動是把文學之光揚向大的前途。

  這次我還認識了在場的許多越南同胞,大家也都在異鄉過著打拚的生活,我也為大家祈禱祝福。讓我們用善良的心,來面對每個明天。(陳淑端,臺南市聖功修女會越南籍修女)

二、鄧麗雲:心中自然興起對金門的好奇與期望

  閱讀這本書,給我很多的感觸,但最深的是感謝陳長慶作者,藉著他的筆下所描述的故事和人物,不僅帶著我進入文學之美,同時也讓我了解金門人在戒嚴軍管時期的生活,以及金門人純樸、美好、有生命力之為人。

  每一個故事都帶給我有一些熟悉的感覺,又彷彿回到童年,聽長輩講故事的記憶。也許金門人那時代的生活與越南戰爭時期有些相同,也是我熟悉農村情景的背景、農民生活的價值觀等,因此感到如此的親切。

  在作者的文筆下,每個故事變得精彩生動,猶如電影般在腦海中出現,真實反映出不同階級的生活環境,包括農民、將軍、侍應生……等等。在此我不僅看到將軍、孫麻子醜陋的面目,同時也看到善良的村民,以及他們的美德,真令人欣賞與愛戴。心中自然興起對金門的好奇與期望,希望有機會去拜訪那塊充滿人情味的金門。

  感謝王之敏老師的接送,也謝謝陳益源教授給我們機會參加陳長慶作家新書發表會的活動,讓我受益匪淺,增加知識,對短篇小說更有興趣。

  對了,也謝謝陳教授讓我們在一起共同祈禱,為世界的和平、人心的美善而祈禱。願聖母瑪麗亞傾聽我們。阿們!(鄧麗雲,臺南市聖功修女會越南籍修女)

【附錄:臺灣教師】

三、王之敏:戰地特約茶室的描寫最令人難忘

  由國立成功大學陳益源博士主編、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出版的《陳長慶短篇小說集》中越文本,在臺灣文學館舉辦中越文版的新書發表會。

  我的成大中文系老師、臺文館前館長陳益源教授,特別邀請我和兩位越南籍的修女(陳淑端、鄧麗雲)參加這個非常獨特難得的發表會。

  陳長慶先生是得到金門文化獎肯定的當代作家,可是在臺灣本島,卻比較少人知道。包括我本人也是第一次拜讀他的作品。金門是外島,也是軍事重地。其特殊的自然或政治位置,都使得金門文學應成為廣義臺灣文學不可或缺的一塊。

  我看過書中的內容後,對其中戰地特約茶室的描寫,覺得最令人難忘。由於陳長慶本人曾經親自擔任過該業務的相關負責人員,所以在歷史考據上有相當的可信度,再加上因深刻了解而起的悲憫心,流露在字裡行間,簡直有杜甫「詩史」的味道。

  告子曰:「食、色性也。」孔子也說:「飲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」處理好食色問題,就是處理好政治問題。而在金門前線,更可升級為國安問題。

  在金門軍中樂園的一幅春聯寫著雙關的對句:「大丈夫效命沙場磨長槍,小女子獻身家國敞蓬門。」

  記得以前看王禎和《玫瑰玫瑰我愛妳》,到現在還記得那些有趣的諧音:如「美軍就是美金」、「內心對內心,屁股對屁股」(nation to nation,people to people),其中隱藏多少的辛酸血淚,都付笑談之中。

  軍娼有著古老悠久的歷史,古今中外皆然。1991年11月,金門軍中樂園打烊,2001年3月28日臺北廢止了公娼。但是性處理的問題依然存在。

  金門通俗文學翻譯成越南文,除了在越南出版外,也提供臺灣的越南人欣賞閱讀。目前在臺的越南人,多數仍然屬於較弱勢純樸的一群,看了之後,是不是也心有戚戚焉呢?

  兩位修女不能看太風花雪月的部分,但是越南早期也曾經有接待美軍的軍妓問題,是令人同情的。歌劇《西貢小姐》就是描寫美軍和越南妓女發生的愛情悲劇,「越南玫瑰」則是美軍對性病的稱呼,相信同樣飽受戰火蹂躪的越南同胞,看了描寫軍妓和軍控下農民生活的那些文章,都能深深體會她們的辛酸吧。(王之敏,空軍航空技術學院講師)

四、倪瑋均:讓我們的下一代多一份溫情與理解

  陳長慶先生年輕時身處在金門還是戰地的緊張年代,身為軍方聘僱人員,在第一線親見軍中情狀,更能具體呈現當時金門的緊張氛圍與人們生活的無奈悲哀。現代的孩子已經距離那段歲月太久遠,但越南新住民媽媽們應該記憶猶新。在承平歲月中,如何能體會前人的苦難?透過這本小說集,可以令下一代感受到歷史的傷痛。

  陳長慶先生筆下的人物,都是有血有肉的小人物,特別是女性,除了〈人民公共客車〉外,其他五篇小說分別寫了不同角色的女性特質,〈再見海南島‧海南島再見〉中喜好閱讀的侍應生王麗美,在經過種種磨難後,成為旅館總經理;〈將軍與蓬萊米〉中的侍應生黃玉蕉,雖然故事中她沒有真正出場說話,但透過旁人的形容,可見她手段高明,不過能否繼續侍應生的工作,仍是主宰在他人手上;〈春桃〉中的農婦春桃,為了自己的尊嚴而自盡;〈孫麻子〉中的添丁嫂,忍受孫麻子無恥的欺凌,只能憑靠王萬富的幫助來擊退孫麻子;〈罔腰仔〉中的李英桃,所嫁非人,最後勇敢的將先生趕出家門,獨立照顧孩子。這些女性,在大時代巨輪的轉動中,身不由己地飄盪、墜落,也有人划著船槳,勇敢地向前航行。

  越南人民對戰爭的感受,與金門的百姓一樣深刻,相信更能體會陳長慶先生筆下小人物的哀愁。這本小說集以中越文本的形式出版,可以讓越南來的新住民閱讀,更能讓新住民的下一代,體會那段戰爭歲月,還能藉由親子共讀討論,連結歷史的記憶,這是非常有意義的。

  透過作家的筆,描繪出金門人所承受的不公不義,今日讀來,仍不免心驚,或許這不只是金門人的痛楚,更是臺灣人曾遭受的歷史傷痕。期盼未來不要再出現被冤枉的阿順哥(〈人民公共客車〉),不要再有仗勢欺人的將軍、孫麻子。願我們都是陳長慶先生筆下「善良且重情重義的島民」,對於遭遇不幸而葬身在他鄉異地的人,都能「選擇的是寬恕,而非記恨」(〈孫麻子〉)。希望透過這本小說集,讓我們的下一代,對那個充滿無奈的大時代,多一份溫情與理解。(倪瑋均,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國中部教師)

 五、林秀蓉:循著小說線索,重遊金門風情

  我與金門的情緣,誠如陳長慶先生所言:「人與人的相識,像是一個傳奇的神話故事。」十年前的春假,偕系上師長旅遊金門,戰地歷史的積澱,太武山的秀麗,春霧彌漫的仙境,令人流連忘返。2018年承蒙陳益源院長的熱誠邀請,參加「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很高興認識這位溫文儒雅的重量級作家,拜讀大作,彷彿舊地重遊。其小說植根於金門鄉土,透過國共殘酷的戰役、軍管時期受難者的創傷,以及鄉野習俗、純樸民風等題材,交織成金門文史的特殊質性。

  益源院長是譯介臺灣文學邁向國際的重要推手,就金門文學而言,繼蔡廷蘭《海南雜著》越南文、韓文譯注的陸續出版,今年《陳長慶短篇小說集》中越文本再啟亮點,讓臺灣文學被世界看見,功不可沒。全書蒐集六篇選文,篇篇扣人心弦,大多環繞於弱勢女性的敘事,表現人道關懷的核心思想。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〈再見海南島 ‧海南島再見〉、〈將軍與蓬萊米〉,同以特約茶室侍應生為主角,描寫生命歷程的艱辛,彰顯人性昇華的溫暖。

  暑假期間,航班受疫情影響,系上來自越南土龍木大學中文系的交換生不克返鄉,思鄉之餘,閱讀陳長慶先生小說越文版,特感親切;這段因疫情帶來的意外收穫,對學生們而言,應該也是一段傳奇。期許她們未來能精通中越語文,對臺越文學交流盡一分心力。最後,由衷感謝為譯介臺灣文學工程勞心勞力的前輩們,為我們開啟全球在地文學的新視域。(林秀蓉,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)(全文完)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