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:::

回培力新住民資訊網首頁

活動成果
:::

【新住民在臺灣的故事-文章投稿作品】張麗英|9歲兒子出家了

  • 回上一頁
  • 友善列印
字型大小:
  • 地點:臺灣
  • 發布日期:
  • 單位:內政部移民署
  • 更新日期:2020/09/16
  • 點閱次數:350
【新住民在臺灣的故事-文章投稿作品】張麗英|9歲兒子出家了

緬甸聯邦共和國(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、首都是內比都 Nay Pyi Taw),面積約67萬6000平方公里,位於中南半島西部,東北與中國大陸毗鄰,西北與印度、孟加拉相接,東南與寮國、泰國交界,西南瀕臨孟加拉灣與安達曼海,人口約5,500萬,卻有89%的民眾信仰佛教,因此緬甸民風純樸,社會風氣良善。



臺灣,風景美麗,生活自由,經濟繁榮的好地方,我的第二個故鄉,人民也跟緬甸人民一樣善良可愛,而且臺灣的宗教更加多元!我叫張麗英、來自緬甸,9年多前認識我臺灣的先生,放棄我在緬甸的航空公司擔任空姐的工作,跟著他來到了臺灣,想不到一來就愛上這個地方,結了婚之後陸陸續續生了3個小孩,3個小孩從小在家裡我會教他們講緬甸語,因此他們多多少少受到了我的教導影響,也對緬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



佛教文化是緬甸文化的一部分,甚至是緬甸文化的核心,緬甸僧侶在緬甸也具有崇高的社會地位。因此,緬甸許多節日都和佛教有關。例如大家熟知的緬曆新年「潑水節 一般緬甸的小孩在6、7歲時會送到寺廟出家,在那裡學習緬甸的文化知識和佛教知識,數年後可以選擇還俗,或選擇留下成為正式僧侶。除長期出家外,緬甸人也有進廟裡「短期落髮為僧的習俗」,並有「一生要出家一次」的人生願望,除了為自己也為家人、國家避厄、還願、修福、祈福或增加善緣,我的大兒子小叡今年已經9歲了,一直以來我也希望他能了解緬甸的傳統文化,知道母親的國度,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出家能為他的未來、避厄、增加善緣及祈福。一般如果在緬甸出家需要奉獻黃金,購買袈裟,招待親友,在臺灣出家則改為奉獻一筆金錢。在緬甸大家認為理所當然,但是在臺灣落髮出家,卻可能會遭受異樣眼光,另外在出家的時候,要邀請招待家族親友,完畢後同樣要邀請招待大家告知出家完成,這種特別的文化在臺灣平常是少見的。



109年2月28日我終於利用連假,完成了緬甸人一生的心願,不是回到緬甸出家,而是帶著我的大兒子,到新北市三峽區添福路的緬甸迦葉寺廟「落髮短期出家」,這是他第一次離開我的身邊,但是我沒有擔心感傷,反而有種說不出的平靜,更想不到是出家第二天,兒子就說“媽媽,可以幫我跟學校請假嗎?我要永遠出家,我不要去上課了!”每天看到他跟著師父開開心心學習佛法,真的感謝兒子,這麼小就那麼懂事。看來他是跟佛祖有緣吧,這趟出家之旅讓我跟兒子收穫滿滿,功德圓滿,也在臺灣實現以為只有在緬甸才能完成的事,對這塊土地真的充滿感恩,「真心謝謝臺灣!」。

top